【新聞稿】食之有way!學校午餐與食農教育博覽會於松菸四號倉庫盛大開展

飲食是日常生活的大事,農業則關乎國家糧食安全與農村永續。食農教育串起飲食與農業、消費與生產,透過教育喚起全民對於飲食健康、支持國產農產品及農業發展的素養意識與行動。

適逢食農教育法立法兩週年,由農業部農糧署與民間團體大享食育協會合辦的「食之有way-學校午餐與食農教育博覽會」於9月14-15日兩天假松山文創園區四號倉庫舉辦。除以學校午餐歷史、國產食材與學校午餐食譜應用進行主題策展,更有全臺首套學校午餐營養分析互動裝置。博覽會同時邀請25所跨縣市推動食農教育績優學校進行靜態成果展,「食農教育市集區」則有25個跨營養推廣、親子食育、農業生產與加工的民間組織與農民共襄盛舉。展出食農教育在生活、學校與社區的日常實踐。

農業部部長參與盛會,展現農政單位推動溯源食材決心

農業部陳駿季部長特別出席開幕記者會。部長表示透過教育及飲食能力的促進,從需求帶動供給,消費意識的改變是促進生產端變革的重要驅力。此次的學校午餐與食農教育博覽會不僅展現民間推廣食農教育的動能,也突顯近年來農業部與教育部的攜手合作推廣學校午餐採用國產可溯源食材的成果」。

會後陳季駿部長更特別前往「學校午餐營養分析互動裝置」,端起盤子選取餐台上的各式學校午餐料理,測試自己的飲食選擇均衡力,獲取餐點營養分析表並透過現場營養師的建議,成為懂吃達人。

農糧署姚士源署長指出,從2017年推動學校午餐採用國產可溯源食材政策迄今,學校採購章Q食材的比例達到98.73%。不僅讓學子吃到優質安心的國產食材,也加速國內有機、產銷履歷面積成長,提昇國產食材的自給率。

第一本由學校午餐從業人員共創的食譜書,博覽會登場亮相

負責籌辦此次博覽會的大享食育協會自2018年開始舉辦臺灣學校午餐大賽,邀請營養師及廚師們透過競賽,共同探尋讓午餐變得更好的方式,藉此讓大眾看見午餐現場的辛勤勞動與重要性。歷年來透過臺灣學校午餐大賽及與日韓學校午餐交流活動,累積超過500份學校午餐食譜,特別在本次博覽會前熱騰騰出版《享受吧!學校營養午餐》食譜書並舉辦新書發表會,展現超過近百位午餐現場工作夥伴的心血結晶。

黃嘉琳秘書長表示結合食農教育博覽會及食譜書的出版,不僅是向學校午餐從業人員及教育工作者致敬,更希望邀請親子及大眾一同學習及關心自己的飲。,透過與現場各具特色及行動力的民間團體互動,提昇食農的意識與能力,成為永續飲食與環境的實踐者。

「食之有way-學校午餐與食農教育博覽會」舉辦時間為9月14-15日兩天上午10點至18點,主題包含:學校午餐食光機、尚臺灣的學校午餐-國產食材特展、學校午餐的一天及校園食農教育成果展等靜態展覽,現場更有「食農教育市集」、「懂吃懂吃!營養分析互動裝置」,以及十餘場免費講座、手作體驗及闖關換好禮活動,歡迎親子民眾利用週末時光前來參與好吃、好玩的深度食農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