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展單位介紹】食之有way:學校午餐與食農教育博覽會@松菸四號倉庫

食之有way-學校午餐與食農教育博覽會將於9月14至15日盛大開展。食農教育市集共有25個單位參展,快來看看有哪些單位會出展,以便在活動會場馬上鎖定目標,GOGO!


✦林內教芋部✦

林內教芋部專職國產芋頭的食農教育推廣。配合專職食農教育人員田間導覽氣候、環境與農業的關係,帶領遊客下田採摘芋頭或芋苗,實作生鮮芋頭的料理。解答民眾對芋頭的種種疑問。是學習芋頭食農的首選場域。


✦保證責任臺中市大人物農產運銷合作社✦

大人物的價值為號召「大」家一起,從農民「人」本位出發,發掘在地好「物」產。專營國產大豆/節水米製品,期望與生產者、通路夥伴、與消費者共同打造責任生產、責任消費的美好生活!


✦好時果子✦

我們是一個青農團隊,由沛縈和謹鴻創立以永續自然的農法,友善土地並孕育美味、健康又安心的優質水果,目前以台東「釋迦」為本業。我們長年經營國內農產品市場,力求釋迦產業的轉型與升級,做起食農教育及農遊體驗,期望在傳統農村裡打造「不一樣的農業」。


✦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

人禾基金會自2007年成立至今,以維繫環境倫理、推動環境永續發展為目的,致力於環境學習中心的建構、擴大社會對永續環境議題的關注和參與、體制內環境教育的落實。近年來更以環境教育延伸至結合社區推動生態系服務保育的行動,包括水梯田等里山地景、獨立溪流洄游生態系主題。


✦中華民國餐盒食品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

中華民國餐盒食品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簡稱餐盒全聯會),成立於109年8月15日,會員包含13個縣市。餐盒全聯會成立後,積極與政府共同推動校園午餐政策,並與產業夥伴一同提升產業發展,讓產業得以永續的成長。


✦台灣農業科技資源運籌管理學會✦

學會成立於2011年,旨在順應知識經濟潮流,提升農業科技資源的有效運用及附加價值。學會運用農業創新運籌管理模式與技術,提供公、私部門需求導向的創新發展策略及前瞻科技方向,同時建構跨領域科技人才的培訓機制,提高知識產權管理效率,提升政府決策品質及農業競爭力。


✦雲林縣斗南鎮農會-安全食材守護者✦

斗南鎮農會透過每月一次的「斗南食物日」,與八所中小學合作,將在地食材融入學童學校午餐。搭配食物日出版「給食手冊」,介紹料理理念、營養、農產知識等提供教師們進行教學。與各校老師共同開發60堂食農課程教案,建置稻米、烏殼綠竹筍、絲瓜等六項農產品的教案教具。以在地農會的角色,切入學校午餐、落實食農教育。


✦VDS活力東勢✦

VDS活力東勢用雙手打造屬於台灣這片土地的驕傲,以大自然豐沛能量的紅寶石胡蘿蔔邁向國際。導入農業科技與農民契作,輔以專業技術改善耕種方式,秉持著守護家人的心種植,讓胡蘿蔔多了藏在心中的那份甜。VDS活力東勢的農產品皆以安心農業為堅持,除了通過台灣產銷履歷及高規格歐盟驗證外更通過台灣日本411項農藥檢驗。


台灣版食通信

台灣版食通信自2017年發展迄今,以「食通信」概念作為台灣事務局推動相關事務的載體,目前在台灣、香港設有地域媒體社群,各自經營共感事業,促進產消、城鄉相互羈絆關係的連結。


紅氣球書屋 Le BallonRouge

店名「紅氣球」,來自侯孝賢導演的同名電影,希望書店能像電影中陪伴小男孩的紅氣球一樣,陪伴地方與旅人,享受自由自在的閱讀。從書店出發,我們將帶著書與文字、食農與永續、旅人與記憶,在每一個空間裡、在每一個相遇的時刻,給予人們最溫暖的陪伴。


阡陌游 Agri Dive

「陪你悠游阡陌之間,過悠然自得的生活!」致力於「通用設計」的地方跨域行動團隊,關注多元族群在農村的就學、就養、就業發展,透過系統規劃,協助願意回到從小成長熟悉的故鄉或正想投入地方創新的人,成為你的助力,和你一起創新,共同找回地方生命力與發展願景。


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

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本著投入飲食文化教育的理念設立,期待在台灣推動更真、更善、更美的飲食教育,為成就蘊含文化優雅、知識豐饒的臺灣飲食文化貢獻心力。


癌症關懷基金會

推廣「全食物健康飲食」的理念,以培養癌友及其家屬成為自我飲食照顧的高手,進而推廣一般大眾與國小學童認識正確的抗癌、防癌飲食知識,以提升全民對健康的自覺,採取改變的行動,擁抱健康的希望。


台灣兒童食育協會

兒童食育協會係於2020年由民間發起人自發性成立的全國性非營利組織,服務對象為一般親子家庭,希望讓全家老少都能展開與食農教育零距離的對話,活動偏重多樣性、連續性、創造性、趣味性,在台灣各地發起各種推廣活動,以實現全民食農的目標。


後山蕨起

後山蕨起以花東地區為名(後山),以在地主要產業山蘇(蕨)創思,以青年(起)共同推動,將名字取為「後山蕨起」。後山蕨起成立目的除了經濟收入,也有社會責任,包括為社會提供就業機會、支持社區的發展。


新北市學校營養師

新北市學校營養師的聘任始於民國88年,目前共有48位學校營養師。除了讓學生吃到安全、衛生、營養均衡的餐點外,也負責學校午餐業務、營養教育、校園食品督導等。目前規劃許多活潑生動的營養教材,從健康巡迴列車、多喝白開水、天天五蔬果、新北處處好食材當地當季好健康等。藉由學校營養師專業的教學,讓學生接觸更多的飲食知識,養成良好的飲食行為。


農遊超市Farmtour_Market

「農遊超市」是由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輔導、台灣休閒農業發展協會所創立,以回歸自然、土地、田園生活做為主題的旅遊預訂平台,一站就能輕鬆下訂超過800條農遊行程。帶領消費者踏進全台各地特色農場,感受土地獨特的美好,享在地、吃當季、玩中學。


蔚藍文化出版社

帶著好奇的眼光,挖掘生活中的小事,或者理性或者感性,文化、文學、生活總是那麼吸引人。

蔚藍文化在擁有蔚藍天空與蔚藍海岸的福爾摩沙誕生。它希望,在出版這個充滿可能的領域中,能夠開創出一些令人愉悅的好書:本土的、思考的、敘事的、反省的、前瞻的,最終讓它像座繁花盛開的花園。


裡山塾

由觀樹教育基金會成於2012年成立裡山塾,以「食與農」與「淺山生物多樣性保育」為核心,在苑裡蕉埔里的這塊小小的基地,發展超過二十項體驗活動。對象囊括國小至高中的校外教學/戶外教育、親子家庭、成人學習、專業研習、工作假期等。未來將持續與大家一起玩體驗、學食農、保育淺山生物多樣性!


林記蔬果汁

林記蔬果汁位於雲林虎尾的公園裡面,我們一直秉持著專屬個人特調,用一分鐘簡短的食農教育方式,傾聽每個人的個別需求,讓每一位消費者能夠更了解自已適合喝的蔬果汁及黃金比例,食材堅持採用在地且為醜蔬果為優先,同時協助解決農夫們的滯銷問題。


花滿蹊農場

花滿蹊農場位於屏東縣內,農場坐落在大武山下,以自然農法種植不施化學肥料及用藥,農場鑿井以大武山伏流水灌溉農場香草及食用花卉,將收獲的植物加工萃取出純露或乾燥成花茶及其他產品,友善環境也友善使用者,也辦理各種食農療癒工作坊。


SEAMi 望見書間

「望見書間」(SEAMi, SouthEastAsian Migrant Inspired)是一間東南亞獨特的藝文書店,致力於打破歐美日文化框架,強調「分享」、「相互理解」與「多元美學」。我們提供「分享式書店服務」、「社群媒體近用服務」和「個人出版服務」,創造友善移民工的文化空間,促進不同背景人士的交流與成長。


綠色餐飲指南 Green Dining Guide

綠色餐飲,是一種低環境成本的餐飲經營模式。除了關注消費者的飲食健康之外,也關注餐飲經營對社會及環境的影響。全臺目前有超過450家注重食材安全和永續環境的綠色餐廳及有機食品店家,在空間掛起「綠食宣言旗」,共同響應綠食宣言運動!


食農教育點子膠囊

社團旨在促進食農教育產業資訊交流,期望每位夥伴能透過社團找到好靈感、好資源、好夥伴。另外,社團每年會開辦不同主題的共學,主要是召募一群網友 用不同角度討論同樣的事,光旁聽就覺得可以開啟不同教學思維!

歡迎來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