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土上的金鑽,銀獅鳳梨農莊

文|張宇忻

銀獅農莊位於屏東縣高樹鄉沿山公路旁,其鳳梨種植面積約70甲,均登錄產銷履歷相關資訊。家族的鳳梨事業,奠基於日治時期祖父洪銀獅先生在這片土地上的開墾種植,再由父親洪華進傳承耕耘50年,目前由第三代洪銘聰和妻子許嘉容返鄉接手經營。

高樹鄉為何適合種植鳳梨?首先是溫暖的氣候,本來就適合熱帶水果生長;除此之外,還有幾個重要的環境條件,使得銀獅的鳳梨更加可口。高樹屬於沖積平原地形,排水良好,紅土呈現弱酸性,正好符合鳳梨生長的條件。加上此地為水源保護區,乾淨的水質更有利於農業發展,都是造就好吃鳳梨的環境要素。


銀獅農莊的田區、包裝廠,在沿山公路兩旁,一路延伸至山腳下(來源:廖宣雅)

從田間開始 品質與風險管理一樣重要

銀獅農莊目前種植的鳳梨品種為台農17號,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金鑽」。嘉容與我們分享選擇種植金鑽的原因,因為其全果可食用,相較其他品種,金鑽鳳梨心纖維較細且多汁,市場接受度高。

洪銘聰大哥與嘉容特別強調,他們的鳳梨生長期長達530天,會根據顏色進行採收。搶收或催熟的鳳梨風味較差,等待中心甜度超過15度,除了心可食、風味好,更耐儲存。


金鑽鳳梨的生長週期共530天,可分為栽種、植株發育、開花、果實發育、採收期(來源:銀獅農莊臉書)

鳳梨的盛產期為每年4-5月,若要在第三年春夏之際採收,則第一年秋冬之際就得種下。雖然鳳梨為耐旱性極強的植物,但苗種下後並不能就放任其生長,隨著植株發育、開花、果實生殖,過程中需要澆灌、施肥、除草、防曬、套袋……,每項工作都十分依賴人力。

雖然鳳梨的種植與田間管理仰賴人力,然而洪大哥也運用過去的工作經驗,將「感測科技」導入,主要目的為「財務風險管理」。農民可根據植株生長狀況,搭配感測設備所取得溫濕度及電導度相關數據,進行分析,以了解可能的影響因素。「因為什麼樣的狀況,造成鳳梨偏小,可能無法符合原本的外銷要求,但也可以請他明天幫忙採購小鳳梨。」有這些數據作為基礎,洪大哥就可以提前向貿易商或通路告知果況,方便通路及早向下游廠商進行溝通。

從細節累積美味 採收後的眉眉角角

要讓消費者吃到一顆美味的鳳梨,除了田間管理,後端的包裝、運送工作更不得馬虎。首先在包裝廠的空間規劃上,為避免食物感染,銀獅特別將出入口分開。

採收後的鳳梨,會由工作人員一顆顆敲打,由聲音判斷其水分飽滿度,水分過多的鳳梨不耐儲存,就會被列為格外品。「我們會把格外品拿去做酵素(氨基酸),再拿到田裡施肥就是一個循環,不會浪費。」嘉容說因為土壤養分夠,果樹的品質也因此提升。初步篩選出的鳳梨,會再由機器根據其果實大小進行分類,每紙箱約可放入6-9顆。工作人員再依據不同的通路需求(熟度、大小),將鳳梨裝箱。


鳳梨採收後進入包裝廠,需根據水分多寡、果實大小進行篩選,牆上的說明板方便參觀者了解鳳梨生產的環節

另外包材也很重要,由於鳳梨重量很重、外皮又十分堅硬,所以運送過程中容易摩擦撞傷。為了讓消費者拿到完好的鳳梨、避免食物浪費,即使成本較高,也得選用三層厚的紙箱;若廠商使用塑膠籃,則需費工地在每層果實間,鋪上皺皺的報紙避免果品碰撞。

銀獅農莊2015年起就打開外銷日本的門,近兩年受中國限制台灣鳳梨進口影響,在政府的鼓勵及媒合下,外銷日本的鳳梨佔比更提升至超過50%。外銷的鳳梨不能過熟且需多做防霉處理,因為光船運就得多4-5天的時間,再加上關口的作業時間,從產地到上架至少得多出1個星期。


銀獅農莊作為鳳梨外銷的國家(屏東)代表隊,在田間管理、分級包裝階段有許多細節需要注意(來源:銀獅農莊臉書)

除了外銷,剩下將近40-50%的鳳梨,則會透過團購、超商量販、拍賣市場(傳統市場零售)的通路,進入台灣消費者的日常餐桌。多元的銷售通路,實在反映了銀獅「分散風險」的經營策略。

不只擔任鳳梨外銷國家隊成員,智慧農業銀獅也了解自己作為產量較大的鳳梨生產者,可以背負起更多責任。洪大哥樂於與政府、學校合作,為促進智慧農業發展,並降低勞動力稀缺的問題,銀獅也嘗試以機器辨識鳳梨的水分含量,「人家電腦挑土豆,我們是電腦挑鳳梨。」他打趣地說。雖然目前還在數據搜集階段,但機器的良率已達9成,待技術成熟後,工作效率提升將指日可待。

說起台灣鳳梨產業目前的挑戰,洪大哥認為鳳梨要能夠進入校園營養午餐、進入更多家庭的日常餐桌,截切技術將扮演十分關鍵的角色。鳳梨皮厚又刺,要削皮對許多人來說不是件容易的事,對於團膳業者亦是費工。目前截切機器所切出來的鳳梨,多用於果乾或果醬加工,因為若沒有盡快食用,與金屬刀面接觸的地方,很快就會褐化變色、影響風味。因此洪大哥也期待未來藉由截切設備的研發更新,能進一步帶動國產鳳梨的銷量,且變化出更多元的運用方式。

從鳳梨的全株使用看到循環經濟的可能性


洪銘聰大哥在鳳梨田進行採收工作,雖然鳳梨外皮堅硬,仍需小心對待、避免碰撞(來源:銀獅農莊臉書)

雖然洪大哥努力將科技導入農業,藉此提高生產效率與品質,然而近年來氣候的急遽變遷,實在讓農業工作者來不及因應。根據洪大哥在生產現場的觀察,乾旱或暴雨都會影響鳳梨果況,使得次級品增加。著眼於氣候變遷的急迫性,銀獅團隊除了販賣鮮果,未來更希望朝「循環經濟」的方向發展。

目前銀獅的合作廠商中,已有針對格外品加工、環保酵素(肥料、清潔劑)進行生產,以減少農業廢棄物。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由於鳳梨纖維較長,其葉片、果莖、果梗都可以被利用。洪大哥看中的是鳳梨纖維的可塑性,他認為除可製作成布料,考量未來將禁用一次性塑膠餐具,也可製作成容器或餐具。作物全株利用能從兩個方面帶來改變,一方面可補貼農戶受氣候變遷影響,收成減少或品質下降的困境;另一方面取代不可回收的材質,也更有助於環境永續的推動。

從餐桌到產地的無限可能 鳳梨作為食農教育的載體

洪大哥及嘉容十分期待,國產鳳梨能進入校園作為小朋友營養午餐的食材。除了最常見的將鳳梨當水果食用,鳳梨還可作為天然甜味劑,用於製作酸甜開胃的料理。洪大哥也分享了一道私房料理—「鳳梨炒木耳肉絲」,他更補充烹調鳳梨的時候溫度只要不超過60度,都能保留其酵素的活性,因此建議料理快起鍋時加入最合適。


鳳梨炒木耳-以鳳梨入菜帶來酸甜滋味(來源:銀獅農莊臉書)

鳳梨進入校園,不只是為填飽學生的胃,洪大哥與嘉容認為,鳳梨有機會成為食農教育的載體,讓學生進一步了解農業生產、循環永續的議題。因此銀獅農莊近年來也積極擴充其品牌所能提供的服務,官方網站上提供了鳳梨相關的資訊與知識,從鳳梨的田間管理、營養成分到產業現況……,讓有興趣了解的民眾都可以查閱瀏覽。

農場也可作為食農教育場域,雖然鳳梨田因植株較刺,不適合小朋友進入,但包裝廠內散發迷人香氣的新鮮鳳梨、產線的日常運作、明確鮮豔的解說告示,相信都能帶給孩童全新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