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縣三十九所國校的一萬九千一百一十位老師與學童,將從本五十五學年度起全面獲得供應營養午餐,首創全省先例。
這一次,我們要再介紹「國家文化資料庫」這個網站,或許你也有機會看到自己、長輩或的母校的身影喔!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臺灣學校午餐的演進過程,可以前往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的「數位典藏服務網」,查詢歷史新聞報導。
有沒有想過空服員、學校廚師、早餐店店員為什麼大部分都由女性擔任?對於他們的想像是什麼?已婚女性勞動者下班後在做什麼?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出版的《生活‧話當年:1950、1960年代國家檔案影像專輯》書中,呈現戰後美援物資的麵粉、黃豆和奶粉進入校園的歷史。
台灣省教育廳於1988年委託台南縣大內國中編篡《台灣省國民中小學學校午餐食譜》, 每季設計36餐菜餚,每餐多為二菜一湯,總計419道湯品及菜餚。
學校午餐時間一到,打開餐桶看見三色豆,常會聽到此起彼落的哀號聲,它更是吃過學校午餐的學生們長大之後常「津津樂道」的回憶之一。
看完精彩的第十二回日本全國學校給食甲子園決賽之後,隔天周一上午,我們搭著西武池袋線來到埼玉縣所澤市,準備拜訪位於此地的第一學校給食中心。應該說超級幸運的吧,其實我們規劃這次參訪行程時,完全沒有意料到奪得本屆全國學校給食優勝的小林洋介營養師,竟然曾經在這個給食中心工作過四年時間,更於2012年闖入第七回的東京決賽,只可惜鎩羽而歸。
來到女子營養大學,親身體驗甲子園比賽的重頭戲—現場調理。
由民間非營利團體21世紀構想研究會主辦的「全國學校給食甲子園」,自2006年舉辦首屆比賽以來,每年吸引超過一千所以上的學校、給食中心的營養師與調理員組隊參加,從2011年起至今更是年年超過二千隊。第一天比賽於12月2 日週六下午五點開始,與往年不同之處在於首次將五分鐘的營養教諭列入記分項目,同時新增「応募献立食育部門特別賞」,頒給表現最佳的飲食教育課程,屬於學校營養師的個人獎項。
1966年,澎湖全面供應39所國校、19110份營養午餐!
澎湖縣三十九所國校的一萬九千一百一十位老師與學童,將從本五十五學年度起全面獲得供應營養午餐,首創全省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