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前報導】原鄉滋味躍上午餐大賽舞台:專訪新北市立烏來國中小李懿麟及黃彩鳳廚師

「恭喜烏來國中小晉級學校午餐大賽總決賽!」

電話的彼端先是傳來困惑的聲音,「我們晉級總決賽了嗎?」

語畢,隔著電話傳來歡呼聲,開心的程度也感染了辦公室的夥伴們,大家也跟著一起發出「耶!!!」的歡呼聲。

學校的午餐秘書接獲這個好消息,從操場的另一邊手刀衝刺到廚房,馬上答應參加第六屆臺灣學校午餐大賽!


採訪・整理|朱曉萱

圖說:採訪當天學校午餐團隊一起合照,左起為周怡岑營養師、蘇靜枝午餐秘書、李懿麟廚師、陳煌燿校長、黃彩鳳廚師及吳宗憲總務主任。

位於新北市烏來區的烏來國中小,全校共有九個班級,每個年級各有一班,加上老師的人數約為155人,也是大廚李懿麟每日需要製作餐點的數目。

採訪這天,包含校長及總務處主任都到場為兩位廚師加油,表現出學校相當重視午餐供應的品質,以及對於學校能晉級決賽的喜悅。

李懿麟廚師是國中小部的校廚、黃彩鳳廚師是幼兒園的校廚,兩人分別在一年多及七年多前進入學校服務,兩位廚師都是因為前任校廚退休,而進入學校擔任廚師。

一開始參賽的動機很單純,因為看到優渥的獎金,又可以一睹偶像阿基師的風采,所以毅然決然參賽。

沒想到無心插柳,還真的一路挺進總決賽。

雖然玩笑式地陳述參加比賽的心路歷程,但中間付出的努力不在話下,光是研究將在地常見的食材融入學校午餐,變成一套符合營養又美味的學校午餐,兩人就下了很大的功夫。更別提為了準備比賽,兩人看遍所有過去紀錄午餐大賽的影片,深怕準備的時候漏掉哪個重要的環節。


懿麟大廚為出身烏來的原住民,因此本次參賽除了使用雜糧符合競賽主題外,更想要把原鄉常見的飲食文化呈現出來,使用的食材包含刺蔥、馬告、芳香萬壽菊、珠蔥以及溪魚,加上大廚二十年餐廳經驗的烹調手法,讓學校午餐既能吃到家裡的味道,也能吃到餐廳大廚的技術。

彩鳳廚師是來自台東的原住民,是懿麟的最佳副手,因為在學校供餐的經驗較長,對學校午餐的標準掌握度較高,也比較習慣製作符合規範的口味,所以也是重要的試菜員。本次菜單的主要設計者是懿麟大廚,彩鳳廚師則是在重要時刻提供想法的關鍵人物,例如提出在酥炸溪魚中加上四季豆的建議,不只增加了顏色的協調性,更是補足蔬菜量。

兩人湊在一起笑聲不斷,雖然聊天時時常開彼此的玩笑,但是提起工作內容時,堅定的神情和嚴謹對待廚房事務的態度,認真面對工作的專業度不言而喻。

懿麟廚師原先在進到學校服務前,是在餐廳掌廚,因對於食材掌握度跟想像力較高;而彩鳳廚師則是七年多前進入學校服務,可以說是懿麟的「學姊」,兩人共識雖然才一年多,但是已經磨合出相輔相成的默契。

圖說:採訪時兩位廚師難掩緊張的神情,不過說起笑話來還是讓在場的人哄堂大笑。


如何看出學校午餐煮得好不好吃,最快的方式是看當日廚餘量,彩鳳在訪談間時常提到

懿麟來了以後,廚餘真的減少很多。

跟在餐廳工作時很不一樣,學校午餐多了給學生吃的細緻度和食材使用的標準,且從完成料理到實際用餐中間約三十分鐘的時間,還會在餐桶中保溫,因此蔬菜的熟度掌握需剛剛好,讓料理即使在餐桶中的餘熱悶後,還保有清脆的口感。

對懿麟來說,如何讓學生願意把原本挑食的食物也吃下肚是一種挑戰,以青椒為例,先把青椒切成絲再燙過,減少視覺上量多的衝擊,也減少青椒刺激的味道。

而本次賽事主題的雜糧,也是讓兩位廚師傷透腦筋的食材,要怎麼把雜糧融進菜單裡,又讓學生願意吃下肚,多次試菜及調整後,才修正到現在的菜單。


兩位廚師跟想吃午餐的小朋友說的一段話

懿麟:阿姨自從進了學校那刻就對自己有很高的要求,把你們每一個人都當自己的小孩,將原滋原味的食材呈現給你們;雖然阿姨不是很優秀,但在料理中呈現出每個食材的特色,希望你們可以細心品嚐天然食材帶來的酸甜苦辣。阿姨愛你們,最後一句話,多吃蔬菜、少吃點肉,營養要均衡喔!

彩鳳:小朋友要聽老師的話把飯菜吃光光喔~不是在廚房工作的阿姨都叫彩鳳阿姨喔!(編注:幼兒園的小朋友都只對著廚房喊彩鳳阿姨,不知道在廚房工作的阿姨們還有其他名字。)


發表組1—新北市烏來國民中小學

選手|李懿麟(廚師).黃彩鳳(廚師)

作品|魅力四色小米飯.溪游小精靈.彩椒洋芋.珠蔥烘蛋.菠菜炒美白菇.芳香地瓜甜湯

對象|國小四至六年級

永續發展目標|SDG2–消除飢餓.SDG4–優質教育